找到相关内容51篇,用时5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元代罗汉画

    因此图中便有母亲携带小儿见四祖形影。(图6) 因陀罗画是一种用秃笔笔画法,好以渴笔擦皴描 写粗放树木,并以浓墨附点苔于小灌木上,土石以渴笔速 ...论元代罗汉画华冈佛学学报第八期1985.10出版陈清香页283-310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2146595.html
  • 菜根谭

    。盖志以淡泊明,而节从肥甘丧矣。  面前田地要放得宽,使人无不平之叹;身后惠泽要流得长,使人有不匮之思。  路径窄处留一步,与人行;滋味浓三分,让人嗜。此是涉世一极乐法。 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...  【菜根谭】   〖正文〗~修身  欲做精金美玉人品,定从烈火中煅来;思立掀天揭地事功,须向薄冰上履过。  一念错,便觉百行皆非,防之当如渡海浮囊,勿容一针之罅漏;万善全,始得一生无愧。修之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1049622.html
  • 试论高昌国佛教与佛教教团(2)

    ),不及原来四分之一,这可能是唐朝嫌高昌寺院过多过滥而进行了大幅度并。寺院减少还意味著伴有沙汰僧尼举措。  2、改换寺名。高昌国时期寺院命名很随便,许多世间寺院皆以姓氏命名,不免粗俗,反映出...  高昌国僧团与焉耆联系虽未见诸文献,但高昌国与焉耆政治联系却甚密,早在曲氏高昌初年,曲嘉即遣其第二子为焉耆王(注释:事见《魏书》卷一0一〈高昌传〉、《隋书》卷八十三〈高昌传〉、《北史》卷九十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050016.html
  • 试论大足宝顶山柳本尊十炼图

    事迹相关者,如安岳十炼图第八炼中厢吏谢洪(图11)出现在其左侧。但大佛湾随众人物与十炼叙述对应关系更加薄弱,画面上叙事关系淡使得随众身份更难辨识, 注24也意味著宝顶山十炼图慨以柳氏为中心,...四川佛教圣地,石刻亦为宋代造像代表。其中大、小佛湾〈柳本尊十炼图〉代表本尊教教主柳本尊一生行化事迹,为理解宝顶山信仰主要来源,本文试由柳本尊时代背景及十炼图所代表意涵,来了解本尊教信仰宗旨...

    黄锦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1552275.html
  • 三谈生活禅

    ,但这个思也不是咱们精神最高境界,色受想行识,还一个“识”,识,玄奘大师翻译为:“了别为识”,它就把一切通过受想行识得到精神内容进行全面归纳整理、拔高,该该加加,通过它加减乘除,就整理...  三谈生活禅  冯学成 居士  (2003年7月25日)   到这里我非常得兴奋,也非常得紧张。在这儿,我是等到第六天了,心里面一直在盘算着自己能讲好还是不能讲好。首先要感谢我们夏令营导师净慧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5455177.html
  • 阿罗汉心理状态

    虽然是佛教徒,也有这一类迷信,由于无明原故,使他不喜欢八正道苦道路,但却以烧香来祈求鬼神来灭苦。  希望大家都学习认清无明,它正笼罩着全世界,遮覆着眼前光芒,意思是:一般人都自我帮助,以增加...阿罗汉心理状态  选自:《人类手册》第八章圣者和熄灭烦恼  著者:佛使尊者 译者:曦比丘等  凡人在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围笼之中;  圣人则脱离了三界,认清每一个爱欲世界都惹不得。  各位法律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4758360.html
  • 佛教法师和当代心理学对话(3)

    敏感技术」还管用,能够让人真正从身心紧张情况中,得到深层松弛解放感。  法师:佛法传统也很重视禅修过程负作用,有很多大瑜珈行者以过来人修证体验,仔细记录下有哪些心理贪执和知性偏见浮现出来...第四个障碍:修定自恋症  治疗师:由于西方人没有「众生皆有佛性」信念,我们不关心这种海洋感觉纯净度是否相应于真如本觉,反倒是想要了解东方冥想经验有没有从外界完全退缩本我快乐成分?也就是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3659969.html
  • 《心经》者何(1)

    净。  ‘不增不减’是从事物数量说。不增不减相对增减,由少到多曰增,由多到少曰。通常我们以为增便是实实在在增,也是实实在在。比如有人经商发财了,他在银行存款猛增,于是他高兴得心花怒放,过...,你没听说许多野生动物越来越少吗?你没看见人类社会道德水平每况愈下吗?因此从地球上看人类有增有,而从十方一切世界看生命还是无增无。  从以上众多例子来看,佛法讲增减,也是不离因缘。增是缘增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762118.html
  • 《心经》人生智慧

    。因此,垢即不垢,净即不净,垢净实质是不垢也不净。 ‘不增不减’是从事物数量说。不增不减相对增减,由少到多曰增,由多到少曰。通常我们以为增便是实实在在增,也是实实在在。比如有人经商发财了,他在银行存款猛增,于是他高兴得心花怒放,过几天生意亏损,存款减少,他为此伤心之极。然而,增减本来就没有固定性。 你瞧大海,我们在不同地区,每天都能看到潮涨潮落。当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3375739.html
  • 罗汉画家

    小儿见四祖形影(图6)。   图6 因陀罗“五祖再来图”   因陀罗画是一种用秃笔笔画法,好以渴笔擦皴描写粗放树木,并以浓墨附点苔于小灌木上,土石以渴笔速写,人物画用湿笔,头发用吹墨或淡墨...   罗汉画家   元代在道释人物画坛上,一向被认为是衰落时代,尤其是中罗汉画更是式微。但是从今日流传于日本、欧美、及国内画迹看来,元代罗汉画风实属多彩多姿。在用笔上,它继承了南宋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8445592207.html